姚铃:在华欧洲企业面临发展新机遇
4月21日,广东省江门市举行首届中欧绿色创新发展大会,我院欧洲研究所姚铃所长应邀出席,并在“深化中欧企业交流合作沙龙”环节,就“在华欧洲企业面临发展新机遇”进行政策宣介。政策宣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一是中欧经贸合作持续较快发展。过去三年,尽管受到疫情不利影响,中国与欧盟贸易仍然逆势增长,双边贸易总额从6493亿美元增加至8473亿美元。中欧绿色贸易蓬勃发展,成为中欧贸易最大的亮点。光伏产品、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对欧盟出口的“新三样”,2022年中国对欧盟出口占中国同类产品对全球出口的总额的53%、38%和47%。此外,2022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额从2020年的56.9亿美元增加至100亿美元,较2021年(51亿美元)增长96.6%,同期中国对欧盟的投资额70亿美元,同比增长23.7%。当前,中欧相互投资已走出疫情阴影,正在恢复和加快。
二是欧洲在华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包括:中欧加强合作的意愿增强。欧洲方面对加强对华合作的意愿自去年年底以来在增强,而中国一直都将欧盟视为可以深化全球和多双边合作的主要力量、主要市场和主要文明。应该说,近期中欧经贸合作的氛围明显改善,正在走出俄乌危机的低谷;欧盟机构和我在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领导人先后访华,欧洲跨国公司负责人也踊跃访华;中国经济增长加快。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5%,超出预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国GDP增长5%的目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5.2%。这个数字是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作为超大规模市场,中国经济增长加快,有利于欧洲在华企业发展;中国持续扩大开放政策不动摇。中共二十大明确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过去三年,尽管疫情肆虐,但中国实际利用外资从1493亿美元增加至189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3年间增加了近400亿美元。
三是江门的中欧绿色合作具有良好基础。下一步在江门的欧资企业可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第一,中欧经贸制度合作。中欧投资协定对欧洲企业关注的市场准入问题给出了系统的解决办法。协定允许的准入领域将进一步扩大至如电信(云计算)、私人医疗、生物研发、金融服务、环境服务和航空运输等相关服务领域以及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制造业领域,为欧资企业在华发展带来更多机遇,欧资企业在推动协定签署生效方面应发挥更大作用。第二,挖掘更多新的合作领域。积极推动绿色合作。欧盟的碳边境调节机制今年10月过渡期即将生效,在华欧资企业可以利用在碳减排方面的优势和条件,加强在钢铁、铝、化肥、水泥、氢气等领域同中国企业的合作,未来还可以扩大至塑料和有机化工领域,推动绿色转型,挖掘更多商机。第三,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随着中欧对话的全面激活,中欧企业有必要尽快恢复因疫情而一度受阻的交流,增信释疑。欧资企业可积极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服贸会、消博会、广交会等重大展会,以及中国—中东欧博览会和其他有关面向欧洲的区域性展会活动,用好中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良好机遇,进一步拓展在华市场机遇。